bob最新域名:九旬老人念叨奇怪数字:27、81、241军区很是重视一查吓一跳

  “27、81、241,27、81、241,”27、81、241,2020年,在安徽的怀远县,已经92岁的宋良友,小脑萎缩病症逐渐严重,神智已经不太清楚,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忘记了,更别说和人正常交流,但是这串数字却让老人一直念念不忘,反复叨念。有时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一些战争片段,也会落眼。子女虽然觉得诧异,但因为老人患病已经没办法正常沟通,也知道父亲年轻时打过仗,起初老人的这些动作都未被放在心上。这一年正好是抗美援朝70周年,淮北市退伍军人事务局要求各县区进一步摸排抗美援朝英雄,宋良友的子女试着将自己父亲的事情告诉了工作人员,把箱子交给政府,希望求助政府可以查清楚父亲的身份,可是这一查不要紧,竟然还惊动了军区,而后老人念叨的这串数字的背后秘密才被揭晓。那么,这串数字有什么含义?铁盒子里到底是啥东西?老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和身份?

  1928年,宋良友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这一年,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政局变幻,战乱不断。这一年,蒋介石完成北伐,北洋时代落下帷幕;这一年,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东北虎”张作霖被日军设计谋杀,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在这样的战乱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一点保障,尤其是贫苦家的孩子,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吃不饱,穿不暖,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宋良友的父母和许多普通百姓一样,靠每日辛勤地耕种和劳作,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年幼的宋良友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也不得不去地主家干活,来挣取一份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当时地主的剥削是很严重的,地主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而贫民恰恰相反,即使一年到头拼尽全力地干活,还是会面临随时被克扣工钱的风险。宋良友也不例外,没少受到地主的剥削和欺压,而且还经常受到毒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日寇到处横行霸道,残害百姓,他们所到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当年的宋良友才10岁,受到无数华夏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影响,此刻在宋良友心中就萌生了当军人的想法。“出生贫苦,恨无三尺青锋!”,等宋良友长到18岁那年,成为军人的契机来了。当时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也解救了被抓壮丁的他。1949年5月,年满20岁的宋良友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军队,正式被编入了27军81师241团,成为了尖刀班的一名普通战士。而“27军81师241团”,正是宋良友垂垂老矣之后,还不断念叨的数字。

  成为了一名的宋良友十分激动,他时刻谨记母亲的教诲:打仗要小心,但不能当逃兵!宋良友明白自己是一名军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作战。他在新兵训练时,一直对自己高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以及对战场上各种突发情况熟练应对。凭借惊人的学习天赋,很快他就掌握了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也练就了超强的心理素质。之后,跟随部队一起去前线参加上海战役。宋良友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参加战役,但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次战役中,宋良友有着出色的表现,奋勇杀敌,勇敢无畏,敢于冲锋。经历此次战役,宋良友就被组织破格提拔成了班长。之后宋良友更是为新中国云南地区的剿匪做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10月,此时的宋良友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经历了多场战争的洗礼,慢慢的变成了了一个优秀的前线老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宋良友看着百姓安居乐业,心里也十分高兴,他所在的部队也开始休整,就当宋良友以为会就此和平下去时,意外不期而至。九旬老人喃喃自语,念出一串奇怪的数字:”27、81、241”,没想到尽然是27军81师241团的番号,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曾参加解放战争,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越过三八线,飞机不断轰炸我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我国领土安全,再者我国收到了来自朝鲜的求助,随即决定,派出志愿军支援朝鲜。

  宋良友的修整部队再次披上战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爆发突然,战士们甚至连棉衣都还没有来得及赶制出来。11月初,宋良友就和战友穿着单衣来到了朝鲜半岛,偏偏还遇到了50年一遇的寒冷天气,气温直线多度。一夜埋伏下来,战士们各个脸色发青,身上结了一层霜花,仿佛成了一个个“冰雕”,如同电影《长津湖》中所描述的一样: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顶着刺骨寒风从南方来到了北方,战友们冻伤冻病,脚趾头都被冻掉,耳朵也开始淌血水。宋良友所在的第九兵团还出现了冰雕连,为了伏击敌军一个连的战士活活被冻死,在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状态,而美军装备优良,凝固汽油弹不时从战机上掉落。要知道此时面对的可是美军步兵第七师第31加强步兵团,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的美军精锐兵团。在这次战役中,美帝联军的兵力足足多宋良友的队伍3倍。但他们毫无畏惧,与敌人殊死搏斗。他们为击败敌人,冲锋陷阵数十次,为歼灭美军第 31 团做出了巨大贡献。战斗中,宋良友带着战士们冲在最前面,战火纷纷,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但是宋良友越战越勇,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抗战到底。宋良友再次带着战士们和敌军展开新一轮进攻,可面对敌军强大的武器装备,我军很快就损失惨重,武器弹药也所剩无几,敌军的炮火却越来越猛烈。此时,一个炮弹落在宋良友的身边,宋良友还来不及反应,炮弹炸了开来,宋良友不幸被炮弹掀起,被挂在悬崖的树上,血顺着树干流了下来,宋良友感觉腹部一阵疼痛,宋良友爬下树,看了看自己的腹部,肚子上炸出拳头大的窟窿,肠子流了出来,宋良友疼晕了过去。

  良久,宋良友醒来,苏醒后,他一把将肠子塞回腹腔,忍着剧痛用身上的腰带扎紧伤口,鲜红的血从白色的布渗出,不一会儿,白色的布就染成了红色。但宋良友没管那么多,忍着痛攀着悬崖上的草藤下到地面返回部队,继续参加战队。好在我军支援及时赶到,战士们赶忙将宋良友送到了后方医院里,抢救了六个多小时,肚子被缝了十多针,在医院昏迷了两三天后才醒过来,从此宋良友的腹部子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战斗结束后,宋良友凭借自己的英勇表现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得了一等功的嘉奖。“北极熊团”虽然被歼灭,但是战争可没有就此结束。修养半年后,宋良友拖着受伤的、没有痊愈的身子,毅然决然地返回战场,参加战斗。在战场上他再次凭借优秀的表现荣获三等功。多年后,子女们从木箱中翻到的正是父亲的勋章。宋良友一生荣立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为何最后隐姓埋名?九旬老人宋良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却深藏功与名,子女甚至一直认为自身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矿工。若不是翻出父亲尘封已久的木箱,发现了父亲的秘密,父亲估计这辈子都不会主动开口。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宋良友又是怎么退役后隐姓埋名70年,在他隐居家乡的时候,又做了些什么呢?随着朝鲜战争结束。1955年,脱下戎装的宋良友遵从组织安排,成为了淮南大通煤矿的一名砌砖工人 。在1958年11月,国家为了开发煤炭资源,宋良友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淮北市援建烈山矿,成为了一名一线矿工。宋良友将自己在战场上的所有功勋都藏了起来,从未向任何人提起,很多人都只知道他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但并不知道他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回乡之后的他一直过着安稳的农民生活,后来在母亲的介绍下,他娶了媳妇,婚后两人孕育了几个可爱的孩子。

  在井下工作的时间里,学会了操作皮带机,链板机等机器设备,了解了机器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并培养新的徒弟。宋良友发挥了军人的优良作风,哪里有危险他就去哪里战斗,要是遇上了脏活累活,他都是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全班20多个人都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因此,他们班每个月的采煤量都位于前几名。当别人问起他身上的伤疤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年轻时候的伤”。祖国英是淮北烈山矿退休职工,宋良友正是他的师傅。他是这样评价他的师傅的:师傅从来不争不抢,也从来不对别人发火。对别人凶。祖国英依稀记得在1961年四月,煤矿发生了事故,宋良友果断率领成员撤离,过程中,坍塌又严重了,宋良友舍己救人,不顾自己安危,把自己的工友推了出去,挽救了许多工友的生命!又在1963年十月,宋良友所在的煤矿又发生了塌方,虽然宋良友此次不在塌方事故现场,但他听闻消息后立马赶了回去,营救被困工友,而且带领着其它工友们在事故现场进行十多个小时的排查、施救,保证了塌方现场的安全。此刻,宋良友不再青春年少,已经垂垂老矣。他忘记了许多事,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老人小女儿宋怀忠也说父亲小时候给他们讲他那些牺牲的战友,以及在战争中的事情,却没说过参加的是什么战争。所以,对于父亲的往事完全不知。但她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木盒,里面装有很多小牌子,是她和妹妹经常玩的玩具。盒子里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纸币,想来是父亲对于朝鲜的最后怀念。

  而宋良友老人也经常哼唱那首志愿军战歌,这是他唯一会唱的一首歌曲。若不是小女儿的不经意发现,这段英雄往事将会如石沉大海一般,不为人知。一等功喜报传来的时候,此时的宋良友因病重正在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老人周边都是冰冷的仪器,倚靠在病床上,望着窗外,仿佛窗外有他的过往。那一瞬间,他似乎还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浴血奋战的少年。大女儿捧着立功喜报悄悄的走到父亲身侧,轻声询问:“阿爸,你的立功喜报到了!您高兴吗?”老人此时缓缓转过头,看着喜报,嘴里喃喃道:“好,高兴,高兴……”老人接过喜报,泪水划过他斑驳的脸颊,他是否又想起了自己的战友呢?过了好一会儿,老人继续说:“还要去。”战争极苦,老人又连说几个还要去,要去参加战斗,为国而战!“这是父亲的第二个一等功了。在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中,父亲所在的241团,始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大女儿轻声解释道,老人情绪愈来愈激动。对我们来说,抗美援朝只是一段悲壮的历史,可对于宋良友老人来说,却是他毕生难忘的往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老人又一边唱着,一边紧紧抱住那立功喜报。

上一篇:
下一篇: